外泌体和生命现象——第四回 外泌体糖链分析建议


外泌体和生命现象——第四回 外泌体糖链分析建议

外泌体和生命现象——第四回 外泌体糖链分析建议



庆应义塾大学 医学部医化学 松田 厚志


细胞分泌的细胞外囊泡中,粒径为100 nm左右的囊泡称为外泌体,外泌体内含有固有的蛋白以及microRNA等。另外,由于表面存在脂质和糖蛋白,外泌体成为继血液循环肿瘤细胞和血液循环DNA后的第三个被关注的液体活检标记物,并且现在世界各国也竞相开展以microRNA、蛋白组学分析为中心的研究。外泌体的最外层与细胞一样被糖链覆盖,在外泌体标记开发中糖链可作为合适的标靶。用于临床上的肿瘤标记物识别多种不同糖链结构,如果可以捕捉到疾病特异性外泌体上糖链的变化 ,则可以期待将外泌体应用于生物标记的开发。


大部分蛋白在经过糖基化等翻译修饰后都可作为功能蛋白发挥作用。糖链被称为继基因、蛋白质之后的第三生命链,并与细胞增殖、分化、细胞应答等多种生命现象相关。另外,癌症、免疫疾病、感染病、阿尔茨海默症等大多是与糖链相关的疾病,尤其是癌症,癌症的转移、侵袭、增殖等已阐明了糖链的重要性。在癌症的诊断、治疗法的开发中,对于糖链研究的期待值很高,阐明糖链的分子生物学意义已成为重要的课题之一。


与链状的核酸和氨基酸序列相比,糖链存在多样性的分支和不同的结合形式(α,β- 结合),糖链不能像核酸那样扩增,并且只限使用蛋白质样探针(抗体)进行解析,这使得糖链的分析更为困难。然而,最近以质谱,微阵列技术为中心的糖链分析技术发生了惊人的革新,迄今为止已经报道了许多新的糖链肿瘤标记以及开发方法的案例。糖链这种高门槛的研究,随着这些技术的革新,现在使得每个人都可以轻松地进行分析研究。至今为止,研究人员利用结构特异性识别糖链的结合蛋白,并固定了几十种凝集素的凝集素微阵列系统1),进而促进了各类糖链生物标记物的开发2,3)。本方法的优点是与质谱分析相比,其灵敏度与通量方面更为优越(图1)。作为本系统应用的一环,能够实施对多种生物样本进行解析的实验方案,现在,凝集素阵列(Lectin‐Array)分析的对象涉及多方面,如体液、组织、细胞等等。粒子状的外泌体与细胞相比粒径虽然很小,但其表面却存在无数的糖蛋白、糖脂糖链。因此,可以成为很好的凝集素阵列分析对象。凝集素阵列(Lectin‐Array)分析是通过几十种的凝集素结合方式来推断糖链结构,进而发现与比较对象有差异的糖链(凝集素)模式,这被称为糖链分析。我们采用的外泌体分析实验是将提纯的外泌体粒子上的蛋白标记荧光。因此,外泌体的回收及其颗粒形态的保持是十分重要的。另外,因为凝集素微阵列具有高灵敏度,即使回收量低也可以进行分析,但是如果混入其他糖蛋白的话就会造成干扰,无法进行正确的糖链分析。因此,对提取的外泌体的纯度是有要求的。为了能够得到高纯度并保持完整颗粒状态的外泌体,使用MagCaptureTM Exosome Isolation Kit PS (下文简称为MagCapture)进行了外泌体提取实验。该试剂盒在后述的血液中外泌体糖链分析时发挥了出色的作用。

外泌体和生命现象——第四回 外泌体糖链分析建议

图1. 凝集素微阵列系统和外泌体糖链分析的流程



首先,我们以培养细胞作为模型,从培养上清中分离、提取外泌体,接着尝试通过凝集素微阵列进行糖链分析比较。作为比较对象,从相同细胞株的沉淀中提取细胞膜蛋白,并对蛋白上的糖链进行分析比较(图2)。从3种类型的胰腺癌细胞株(Capan-1,-2, HPAF-II)中获得的凝集素阵列数据进行层次聚类分析后发现,这些数据不是反映细胞株之间的差别,而是出色地反映出了膜蛋白和外泌体之间凝集素的差异(图2A)。说明了即使是相同的细胞株,其细胞膜糖蛋白上糖链和分泌的外泌体上糖链的结构也是不同的。另外,即使都是外泌体,它详细的糖链图谱结果也是不同的(图2B),由此可以看出,将外泌体用作糖蛋白分析比较的标记是可行的。


外泌体和生命现象——第四回 外泌体糖链分析建议

图2. 胰腺癌细胞来源外泌体和细胞膜糖蛋白的糖链比较图


(A)通过层次聚类分析进行clustering

(B)各细胞株来源细胞膜蛋白,外泌体表层糖链的凝集素阵列结合形式

以培养上清液作为模型的外泌体分析已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展。进行血清来源外泌体的比较分析时,由于含有混杂的糖蛋白,因此要极为小心。换言之,在进行血液中外泌体糖链分析时,提取高纯度的外泌体是十分重要的。比较了超离法、聚合物沉淀法和MagCapture三种外泌体提取方法并进行糖链的分析。使用超离法和聚合物沉淀法时,健康者和癌症患者的糖链分析结果的差异不是很大。原因是用该类方法提取的外泌体组分用电泳分析后,可以看到过量的以球蛋白为首的血清糖蛋白的条带,这会干扰糖链的分析比较,而血清外泌体糖链分析中,使用可以提取高纯度外泌体的MagCapture可能是较为合适的试剂盒。最后根据MagCapture试剂盒提取外泌体的实验流程,作为凝集素阵列分析中必要使用的外泌体量,在换算后仅相当于数微升的血清样品量,因此,确认该方法可以用于血液中高灵敏度的外泌体糖链分析比较实验。并且本试剂盒提取的外泌体可以很好的保持完整颗粒状态。根据该实验流程,实际上可以在健康者和疾患群(A、B、C)混合血清中进行外泌体的比较糖链分析。分析主要成分的结果中显示,各患者血清外泌体表层的糖链分析结果都有所不同(图3),建议将外泌体糖链作为新的外泌体诊断指标。

外泌体和生命现象——第四回 外泌体糖链分析建议

图3. 血清外泌体的比较糖链分析图


(A)各混合血清中提取外泌体的银染和抗CD63抗体蛋白印迹

(B)使用了凝集素阵列分析数据的主要成分分析

现在正在尝试开发临床应用的糖链外泌体标记物。以基因组和蛋白组学分析为中心的外泌体的本质正逐渐被阐明。近年,随着不断创新的血液中外泌体检测方法的开发,对外泌体进行定量检测成为了可能,使其临床应用也更进了一步。如果可以发现疾病特异性外泌体糖链,就可以期待应用这样创新的外泌体定量系统,开发出实用的标记物。通过与其他组学分析的结合,发现特异性糖链的验证方法等还有很大的改良空间,但是我们已经迈出了外泌体糖链标记物开发的第一步。

 


◆参考文献


1)Kuno, A. et al. : Nat. Methods, 2, 851 (2005).               

2)Matsuda, A. et al. : Hepatology, 52, 174 (2010).

3)Matsuda, A. et al. : Anal. Chem., 87, 7274 (2015).          

4)Yoshioka, Y. et al. : Nat. Commun., 5, 3591 (2014).

5)Kabe, Y. et al. : Clin. Chem., 64, 1463 (2018).


 

◆MagCapture™ 外泌体提取试剂盒PS


产品编号

产品名称

规格

包装

299-77603

MagCapture™ Exosome Isolation Kit PS
MagCapture™外泌体提取试剂盒PS

基因研究用

2 次用

293-77601

10 次用

第四回 肽和蛋白定量的新技术


第四回 肽和蛋白定量的新技术

第四回 肽和蛋白定量的新技术


第一三共株式会社 研究开发总部 药物动态研究所合田 竜弥

◆前言


由氨基酸组成的肽和蛋白是基因的最终产物,直接控制着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因此,由癌变等引起的细胞形态和功能的变化过程中,单个肽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翻译后修饰等指标也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可以作为生物标志物用于对患者进行分层,对疾病进行早期诊断,以及对药效进行评价,从而对病理进行研究。这些研究中,需要对肽和蛋白在个体内以及个体间的差异进行测定,因此能检测出尽可能小的差异的定量方法十分重要。

另外,肽和蛋白也被用作新式药物。其中的代表案例就是抗体药物。目前的药物开发研究中,研究方向逐渐从以小分子化合物为中心的制药转变为以抗体药物为代表的生物制药,并且抗体药物的销售额已居世界前列。另外,包含小分子肽在内的一些中分子药物,由于其能够与一些不能与小分子药物和抗体药物结合的新型靶点结合,因此对其的研究也在积极地开展中,它作为下一代的药物被给予高期望。同样地,也需要有一种能够精确地定量肽和蛋白的定量方法,来对其进行分析。

然而,具有多个氨基酸的肽和蛋白质可能会形成各种高级结构,与小分子化合物氨基酸的物性有很大的差异。尤其是可能会出现吸附和凝集等现象,所以在分析处理上要十分注意。这些性质在液相色谱分析(LC)中会造成峰形差,柱填充剂的回收率低,难以高灵敏定量等问题,因此,为了定量肽和蛋白,需要采取与小分子化合物氨基酸分析完全不同的研究方法。

对于肽和蛋白定量的新技术,通过改变其前处理法,使用的容器和色谱柱等条件,已经设计出了各种方法以用于分析中。本文将向大家介绍一种新的定量技术——肽吸附控制的LC分析(Peptide Adsorption-Controlled LC, PAC-LC)。

 


◆LC分析中肽的吸附影响


如上所述,肽和蛋白的吸附使得精确定量很困难,因此难以进行高灵敏度的定量。

例如,使用40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为4,696的肽——尿皮素,乙腈含量不同的100 μL 尿皮素溶液(1 nM)导入LC时获得的SRM(选择反应监测模式)色谱图为图1A,保留在柱上的尿皮素峰面积值为图1B。如图所示,仅用水无法检测出稀释溶液中的尿皮素峰。然而无论是添加了哪种酸,结果都表明尿皮素因吸附于容器、枪头、针而造成损失,因此这样的操作方法是无法检测出纳摩尔(nM)级别的待测物的。

另一方面,通过添加乙腈可以检测出尿皮素的峰,但是保留在柱中的尿皮素的峰(下文简称为保留峰)的面积值不稳定。这是因为,乙腈含量达到30%时,尿皮素对容器、枪头、针等的吸附无法完全回避。另外,乙腈含量达到40%以上时,尿皮素对容器等的吸附虽然可以避免,但是会出现完全不保留尿皮素的峰的情况(下文简称为非保留峰),从而引起保留峰面积的减少。因此,为了定量尿皮素,需要完全避免吸附,可使用可以检测到单峰尿皮素的含量30%的乙腈溶液。然而,尿皮素的吸附程度会随时间而发生变化;另外,由于还受其他的共存成分的影响,如在活体样品这样的基质复杂的样品的检测,难以将乙腈的最适含量定为30%。

第四回 肽和蛋白定量的新技术

图1. 乙腈含量不同的尿皮素溶液(1 nM)的SRM色谱以及保留峰面积(B)

◆肽吸附能力的相变现象


上述所说的现象,在分子量为1,007~45k的各种肽和蛋白中都能被观察得到,并且除乙腈外,还有甲醇,乙醇,乙酸,甲酸等溶剂能引起上述现象1)。因此,在样品溶液中增加有机溶剂含量,产生保留峰之外的非保留峰的现象是肽和蛋白的普遍会发生的一种现象。

要解释这个普遍现象,就要考虑在特定的有机溶剂含量(临界值)下,肽和蛋白对柱填充剂的吸附能力会突然且可逆性地发生变化(相变)这个因素(图2)。

也就是说,考虑到管内径以及流速,导入到LC的100 μL 中的大部分尿皮素溶液在流入液相色谱柱的同时,其溶液组分会被色谱柱保留。这种情况下,由于溶液中的乙腈含量较高,尿皮素丧失了对填充剂的吸附能力,它会直接通过色谱柱,作为非保留峰被洗脱出来。另一种情况是,当尿皮素溶液流经色谱柱时,由于溶液与流动相混合,尿皮素溶液中的乙腈含量降低,尿皮素对柱填充剂的吸附能力瞬间得以恢复,因此能保留在柱中,结果,尿皮素作为保留峰被洗脱出。

根据这一理论,从图1A的色谱中推断尿皮素能吸附在柱填充剂的乙腈含量临界值在30~40%之间。圆二色(CD)光谱分析显示,这与引起尿皮素产生高级结构变化时的乙腈临界值相同2)。同时,这也显示出该高结构变化是可逆的,由此可认为,对尿皮素对柱填充剂的吸附能力的急剧变化有可能是与其高级结构的变化是有关的。

蛋白和肽的吸附能力的相变现象也能通过反相分离法得到解释: “最初分布并保留在柱入口附近的固定相表面的蛋白与肽,当流动相中的有机溶剂浓度达到一定值时,就开始从固定相中脱附,一旦脱附,就直接从柱中洗脱出而不与固定相有任何相互作用。”然而,因为高级结构可逆性会带来的吸附能力的可逆性,所以有观点认为有机溶剂含量为临界值的洗脱液中的肽和蛋白,会在附近的固定相的表面重复地进行吸附和脱附。


第四回 肽和蛋白定量的新技术

图2. 肽的吸附能力相变理论

第四回 肽和蛋白定量的新技术

图3. 2液以及3液PAC-LC

◆肽吸附控制LC的开发


上述部分所阐述的是通过改变有机溶剂含量来改变肽的吸附能力的相变现象,可以更准确以及更灵敏地定量肽,从而开发了肽吸附控制LC(Peptide Adsorption-Controlled LC, PAC-LC)(图3)2-4)

PAC-LC与标准的LC相比,水流动相用的泵位置不同,它是一种在柱前混合水流动相的系统。虽然也可以使用2液系统,但3液系统使用时的优点是,在传统LC使用3液系统时,无需更换连接线路。

PAC-LC的特点是,通过在柱入口前与水流动相混合,可以强制改变进样的肽周围的有机溶剂的含量。例如,乙腈含量50%的肽溶液在100%水流动相A和有机溶剂流动相B(3液系统时,流动相为B和C)的混合比为9:1的条件下进样时,到达柱时的肽周围的乙腈含量为5%。当使肽有吸附能力的乙腈临界值在20%的情况下,在溶液导入柱前溶液中的肽是没有吸附能力;而进样后,溶液中的乙腈含量为5%,肽对柱填充剂的吸附能力瞬间恢复,从而保留在柱内。另一方面,乙腈含量为50%的溶液中的肽也不会对容器、枪头、针等有吸附能力,意味着可以确保操作过程以及LC进样过程的定量准确性。

实际上,使用PAC-LC检测乙腈含量不同的尿皮素溶液时,尿皮素通常被检测出一个保留峰,并且当使用乙腈含量比临界值(30~40%)大的的溶液检测时可以获得几乎相同的峰面积值(图4)。另外,用乙腈含量为50%的溶液制备的尿皮素标准曲线样品的峰面积与浓度成一定比例;另外标准曲线在10 pM至10 nM的浓度范围中有着良好的准确度(与理论值的误差为±15%)2)。并且,乙腈含量为可以避免肽吸附的的样品进行重复检测时,有着良好的检测精度(误差小于10%),该精度与乙腈具体的含量无关3)。因此通过使用乙腈含量在临界值以上的溶液可以避免样品制备时以及进样时的吸附;另外,由于使用PAC-LC可以检测出单峰,所以可以进行高精度的检测。

另一方面,在使用传统LC时,即使使用的是标准溶液,非保留峰与保留峰的比的不规则变化会损害检测精度3)。这是因为到达柱前,标准溶液和流动相混合不均而造成的。因此为了正确地定量,使用能检测出单峰的,有机溶剂含量接近临界值的溶液是有必要的。该事实也表明传统LC要同时高精度地定量临界值差异大的不同种的肽和蛋白是十分困难的。

如上所述,PAC-LC与传统LC相比,PAC-LC在测定时能检出的有机溶剂含量的范围更广,能以更高的检测精度来定量样品溶液;除此之外,PAC-LC还具有可以同时高精度地检测临界值不同的多种肽这一大优点。

第四回 肽和蛋白定量的新技术

图4. 用乙腈含量不同的尿皮素溶液检测是的峰面积

◆使用PAC-LC定量活体样本中的肽和蛋白


近年来,通过将基因重组技术应用于免疫球蛋白(IgG、IgM、IgD、IgE、IgA)而制得抗体药物。上市的所有抗体药物都有以IgG为基准的氨基酸序列。最近,研究人员在积极地研究利用胰蛋白酶消化法5)对动物和人血浆中的抗体药物定量的方法,但是为了将抗体药物与内源IgG和杂质成分进行区分,需要选择合适的肽片段。使用PAC-LC时,由于可以对通过胰蛋白酶消化获得的各种特性的肽片段同时进行准确的检测,因此可以轻松地对消化条件和LC条件的进行优化,从而可以有效地获得理想的肽片段。另外,在实际样品检测中,还可以通过同时检测多个肽来评估抗体药物在活体内的结构变化(生物转化)。

另外,在定量淀粉样蛋白肽——阿尔茨海默病的主要病理特征之一的老人斑的主要组成成分时,为了避免吸附,只需进行在含有酸和有机溶剂的溶液中稀释CSF(脑脊液)这样简单的前处理,就可以利用PAC-LC同时定量犬类CSF中的4种β-淀粉样蛋白肽4)

因此,利用肽和蛋白的吸附能力的相变现象的PAC-LC,是定量活体样品中肽和蛋白的有效工具。

 


◆结语


以往,肽和蛋白的定量往往会使用抗体与靶点特异性结合的配体结合法。然而,这种方法除了抗体制备需要时间且不能保证制备成功之外,还存在交叉反应性等问题,有时候定量值的解释也会很复杂。相比之下,LC/MS法具有基于m/z和保留时间的高选择性,从可以正确地定量目标这一点来看,LC/MS是一种非常优秀的分析方法。如今,肽和蛋白不仅仅是作为生物标志物,在生物制药方面的应用也备受关注,因此需要各种检测技术对其进行检测。希望通过运用PAC-LC这样的新技术,在今后的研究中取得更多的进展。

 


◆参考文献


1)Goda, R. et al. :Biomed. Chromatogr.,22, 81 (2008).

2)Goda, R, et al. : Biomed. Chromatogr.,21, 1005 (2007).

3)Goda, R, et al. : Biomed. Chromatogr.,22, 857 (2008).

4)Goda, R, et al. : J Chromatogr. B., 895, 137 (2012).

5)Hashii, N. et al. :Chromatography, 39, 7 (2018)

 


◆产品列表


FUJIFILM Wako提供高灵敏度MS用超高纯度乙腈溶剂,品质保证,经多变量分析来确保符合分析要求。

产品编号

产品名称

规格

包装

018-26225

Acetonitrile

乙腈

QTofMS用

500 mL

016-26221

1 L

第四回 被骨组织包围的内耳成像用透明化方法


第四回 被骨组织包围的内耳成像用透明化方法

——Modified ScaleS

第四回 被骨组织包围的内耳成像用透明化方法



东京大学研究生院医学系研究科 浦田 真次,冈部 繁男

◆研究背景


本项研究的研究目的是开发观察耳蜗所有毛细胞的方法。耳蜗由功能不同的细胞复杂排列组成,是构造极为精密的组织,且因其被骨囊环绕,所以分析方法有限。过去分析耳蜗毛细胞组织主要通过制备切片或耳蜗铺片进行观察1,2) 。然而,由于制备切片是在耳蜗轴与水平面上进行的,虽然可以观察柯蒂氏器到侧壁的范围,但毛细胞的可观察范围十分受限。

另一方面,进行年幼小鼠的耳蜗铺片时,虽然可以观察到大部分的毛细胞,但是不可以观察被剥离的耳蜗侧壁1) 。在进行成年小鼠的耳蜗铺片时,伴随成长不仅需要通过包含蜗轴周边的骨头在内的骨囊骨化来分割耳蜗,在去除碎片化的耳蜗侧壁时还会牺牲部分毛细胞。此外,前庭膜和盖膜的去除处理比侧壁处理更需要极其精细的技术,因此该方法仅适用于熟练的研究人员。

为阐明耳蜗正常生理及病理生理结构,在保留耳蜗3D结构的状态下进行分析是必须的,完善“耳蜗解剖学限制”和“研究人员的技术限制”的技术开发势在必行。

 


◆试图透明化内耳的背景


在内耳耳蜗内有一种名为柯蒂氏器的感觉器官,而评价该组织重要的细胞因子,即毛细胞的感觉细胞功能对评价人耳功能极为重要。在柯蒂氏器中,响应不同频率声音的毛细胞从高音到低音有序地排列,若我们可以制备大部分细胞整体的空间图谱, 便可以将其广泛应用于失聪等耳部疾病的研究中。

然而,迄今调查柯蒂氏器的毛细胞状态的方法主要是使用组织切片分析细胞整体的一小部分。虽然还有通过人手将细小的柯蒂氏器从复杂的骨迷路中取出的方法,但由于该方法难以将精细的柯蒂氏器完好无损地取出,因此并不能用作普通的分析方法。

在此背景下,为推动耳部功能研究的发展,在无损的状态下成像完整的柯蒂氏器并检测出内在所有的毛细胞,再根据各个细胞水平判断该细胞是否受损的技术十分必要。

 


◆从透明化所有内耳的感觉细胞中所获得的新发现


本项研究提出了一种可以高精度地自动检测柯蒂氏器中存在的数千个毛细胞,并评价每个细胞受损程度的技术3) 。为实现这种分析,我们改良了组织透明化方法新技术,使其可应用于被骨围绕的柯蒂氏器。结果显示,通过搭配可检测组织深处荧光信号的双光子显微镜成像,成功获得了包含柯蒂氏器在内的整个内耳组织的3D图像。

接下来,我们运用机器学习方法,开发了一个可以从获得的3D图像中自动提取所有细胞位置与每个细胞信息的程序。至今为止都是使用人眼对每个细胞进行鉴定以及测量,现在通过这个程序实现了自动化,从制备样品到获得全部细胞数据仅需5天即可完成。该自动化程序可以代替人眼检测毛细胞以及识别由于细胞死亡而导致细胞脱落的位置,其准确度和精度与人工检测的水平相当。

采用新型柯蒂氏器细胞图谱制备法,可以在短时间内详细分析由于老龄或噪音引起的柯蒂氏器损伤,我们还发现了根据不同的受损原因,引起细胞死亡的细胞的空间位置分布也有所不同。另外,该方法不仅可以识别细胞,还能检测细胞内的结构以及特定的蛋白、毛细胞和神经细胞形成的突触结构。作为分析的应用实例之一,我们发现受损死亡的细胞周围的细胞也在细胞骨架水平上发生了变化。

 


◆透明化操作方案与应用数据


Modified ScaleS操作方案4)


A. 切除耳蜗

a. 使用4%多聚甲醛(PFA)进行心内灌注后,切除颞骨。将暴露在颅骨底部的半规管作为标记来识别内耳(图1A)。

a. 沿着骨裂切除内耳(图1B),然后将切除的内耳浸在4%PFA中并在4°C下孵育过夜。

b.  使用磷酸盐缓冲液(PBS)清洗3次,每次15 min。

c. 使用乙二胺四乙酸(EDTA)在37°C下孵育45 h。

d.  使用磷酸盐缓冲液(PBS)清洗3次,每次15 min。

e. 去除粘附在内耳周围的组织。

f. 分离半规管及前庭,切除耳蜗(图1C、D)

 


B. 脱脂

a. 浸于Solution 1并在37°C下孵育2h。

 

C. 免疫组织染色(GFP表达样品跳过该步骤)

a. 替换为含有0.1% Triton X-100的PBS(PBST)并清洗30 min。

b. 一抗在37°C下孵育2~48 h。

c. 使用PBST清洗3次,每次15 min。

d. 二抗在37°C下孵育12~48 h后,使用PBST清洗3次,每次15 min。

 


D. 准备样品

a. 制作圆柱状的Blu-Tack(图2(i))。

a. 注1) 圆直径的长度应与耳蜗放在载玻片上的高度相同(或圆柱略高)。

b. 在载玻片上使用Basukoku呈马蹄形涂抹(图2(ii))。

c. 将D-a中制备的Blu-Tack放在马蹄形的Basukoku上(图2(iii、iv))。

d. 在马蹄形的Blu-Tack内侧的载玻片上涂抹少量Basukoku(图2(v))。

e. 将耳蜗放在已涂抹的Basukoku上(图2(vi))。

a. 注2) 为观察所有毛细胞,请尽可能将耳蜗轴垂直于载玻片(图3)。

f. 在Blu-Tack上放置盖玻片(图2(vii)),并压迫盖玻片使其与耳蜗表面接触(图2(vii-a))。

a. 注3) 可通过目测确认盖玻片与耳蜗表面接触。为防止盖玻片破损,请小心均匀地施加压力。若盖玻片破损需要使用新的载玻片从D-a步骤重新开始。

a. 注4) 样品固定不充分时可能会无法成像,因此D-f步骤至关重要。

g. 沿载玻片填充Solution 2(图2(viii))。

a. 注5) 样品松动时请吸走Solution 2并从D-f步骤重新开始。

h. 用Basukoku密封(图2(ix))。

a. 注6) 气泡不仅会影响成像视野,也会导致样品在保存时变干燥,因此请注意不要混入气泡。

a. 注7) Solution 2浸透后,快速开始透明化。约20 min完成透明化。在自然光下,会残留耳蜗轮廓和血管纹的颜色。将手指置于载玻片后能透视的话就可以进行成像。

 


制备试剂


A. Solution 1(20 mL)

5.7 g盐酸胍

7 g D-山梨糖醇

3 g D-葡萄糖

800 μL(w/v)含Triton X-100的PBS(pH 6.0-8.0)

 


B. Solution 2(20 mL)

5.7 g盐酸胍(或4.8 g尿素)

12 g D-山梨糖醇

20 μL含Triton X-100的PBS(pH 7.1)

第四回 被骨组织包围的内耳成像用透明化方法


图1. 切除耳蜗


A:切除颞骨后观察颅底时可观察到球状的半规管(SC)。耳蜗(C)在SC内侧。沿内耳外围(点线)剥离组织切除内耳。B:切除内耳图。C:沿耳蜗与半规管间的缝隙(红色箭头)切割为两半,切除耳蜗。D:切除耳蜗图。比例尺 : 1 mm使用显微镜:Nikon A1MP使用镜头:N25X-APO-MP(NA1.10, WD2.00), VC 20x(NA0.75, WD1.00)

 


第四回 被骨组织包围的内耳成像用透明化方法


图2. 准备样品的步骤


在涂抹Basukoku的载玻片上使用Blu-Tack配合样品高度制作纵梁,并将样品放置在Basukoku上(尽量让耳蜗轴垂直于载玻片(vii-a))。然后将盖玻片放在耳蜗表面并压迫,使用Solution 2填充密封。

使用显微镜:Nikon A1MP使用镜头:N25X-APO-MP(NA1.10, WD2.00), VC20x(NA0.75, WD1.00)

 



第四回 被骨组织包围的内耳成像用透明化方法


图3. Modified ScaleS


时间变化(A)、透明度变化(B)。(iv)至(viii)显示Solution 2渗透后每5min的变化。

比例尺: 1mm使用显微镜:Nikon A1MP使用镜头:N25X-APO-MP(NA1.10, WD2.00), VC 20x(NA0.75, WD1.00)

 


第四回 被骨组织包围的内耳成像用透明化方法


图4. 与传统方法比较


仅在Modified ScaleS中可以观察到毛细胞(MYO7A)。

比例尺: 500 μm使用显微镜:Nikon A1M使用镜头:N25X-APO-MP(NA1.10, WD2.00), VC 20x(NA0.75, WD1.00)

 

◆各种透明化技术的比较案例(图4)


在传统的透明化方法(3DISCO5、 iDISCO6、 CLARITY7、CUBIC8)中虽然耳蜗透明度上升,但无法观察到MYO7A标记的耳蜗毛细胞。使用Modified ScaleS则可以观察到呈螺旋状排列的毛细胞群。

 


◆应用透明化技术的未来展望


      该研究成果使我们可以在短时间内全面且单个细胞水平分析迄今为止难以分析的失聪模型动物的内耳中所发生的变化。尽管有许多以失聪为表型的疾病动物模型,但由于至今一直没有能够高效检测柯蒂氏器中毛细胞病理的技术,因此仍未能阐明细胞水平初期会发生什么变化。通过活用本次研究成果,我们便可以查明各种失聪模型动物中毛细胞的初期变化。

现在,我们发现使用Modified ScaleS观察毛细胞以外的耳蜗内细胞群也同样有效(图5)。通过研究各种失聪模型小鼠,有望在将来能够加速阐明幼儿的先天性失聪以及老年人的老年性耳聋的病理,并以此为基础开发治疗方案。

第四回 被骨组织包围的内耳成像用透明化方法


图5. 全面分析耳蜗


可观察到耳蜗内的毛细胞(A)、血管(B)。放大耳蜗管(C)则可观察到螺旋神经节(SG)、柯蒂氏器(OC)、血管纹(SV)、螺旋韧带(SL)内的血管、组织巨噬细胞(CX3CR1-GFP)。另外,可对带状突触(CtBP2)、神经丝(NF200)、谷氨酸转运蛋白(VGLUT3),支持细胞核(SOX2)等进行免疫染色。

使用显微镜:Nikon A1MP使用镜头:N25X-APO-MP(NA1.10, WD2.00), VC 20x(NA0.75, WD1.00)

◆参考文献

1)Fujimoto, C. et al. : Cell Death Dis.8(5), e2780 (2017).

2)Mizushima, Y. et al.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493 (2), 894 (2017).

3)Urata, S.et al. :eLife8, e40946 (2019).

4)Urata, S. et al. : Bio-protoc.(16), e3342 (2019).

5)Ertürk, A. et al. : Nat. Protoc.(11), 1983 (2012).

6)Renier, N. et al. : Cell159 (4), 896 (2014).

7)Chung, K. et al. : Nature497, 332 (2013).

8)Susaki, EA. et al. : Cell157 (3), 726 (2014).

第四回 BDNF/TrkB信号的另一面


第四回 BDNF/TrkB信号的另一面

阐明BDNF-从基础到临床-

第四回 BDNF/TrkB信号的另一面

昭和大学 医学部 安达直树

第四回 BDNF/TrkB信号的另一面

◆前言

回顾本系列第三回,BDNF/TrkB信号在神经回路的正常发育以及神经传导的调节中可发挥有益的作用。因此BDNF/TrkB信号受损会导致脑部疾病,以激活BDNF/TrkB信号为目的的药物研发也不在少数。本文将对具体的事例进行分析,探讨BDNF/TrkB信号的功能是否会成为威胁我们健康的“敌人”。

首先再次确认一下主要的BDNF/TrkB信号通路,并介绍其如何参与个别疾病。

◆BDNF/TrkB信号通路

MAPK/ERK通路

激活TrkB受体的Tyr490和Tyr515残基,Shc衔接蛋白便会停靠在这些酪氨酸位点上,并招募Grb2(Growth factor receptor-bound protein 2)与GTPase Ras形成复合体,然后激活MAPK(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ERK(extracellular signal regulated kinase)通路。MAPK/ERK激酶通过磷酸化激活转录因子CREB(cAMP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磷酸化的CREB移动到细胞核内,通过与各种基因的启动子结合来调节转录,促进细胞的存活、分化和增殖。

PI3K/Akt通路

PI3(Phosphoinositide 3)激酶通路的激活,通过摄入Tyr515残基的Ras复合体,使PI3K/Akt通路和MEK/MAPK通路等多个级联反应激活。激活PI3K/Akt级联反应能够控制神经细胞存活、生长和分化所必须的蛋白。

PLCγ通路

TrkB受体的Tyr816残基磷酸化后,会激活PLCγ(phospholipase Cγ)通路,生成IP3和DAG(diacyl glycerol)。PLCγ/IP3通路会导致内质网的钙释放并激活CaMKⅡ(Ca2+/calm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Ⅱ),由此激活CREB磷酸化。另一方面,DAG的生成也会激活PKC(Protein kinase C)。CaMKII・PKC的激活作用于细胞的存活、神经突伸长和突触可塑性。

第四回 BDNF/TrkB信号的另一面

BDNF/TrkB信号通路改编自参考文献37)

药物成瘾中的BDNF/TrkB信号

BDNF/TrkB信号能够促进大脑“奖励机制“这一神经回路的可塑性变化,因此被认为与可卡因成瘾等药物成瘾有关1)。在负责奖励机制的大脑区域的基态下,BDNF于腹侧被盖区(VTA)、小脑扁桃体、海马体、前额皮层中呈高表达状态,但在背侧纹状体和伏隔核(NAc)中呈低表达状态2)

与此相对的,TrkB在整个大脑中广泛表达3)。对啮齿动物的研究表明,可卡因能够提高奖励机制相关区域的BDNF水平4,5)。另外在可卡因成瘾的动物模型中,通过向VTA和NAc注射BDNF以及强制表达BDNF/TrkB,能够增强条件性位置偏好、可卡因探索行为和戒断反应。注射抗BDNF的抗体或进行BDNF/TrkB敲断可抑制这些行为6)

模型中显示,可卡因导致的NAc等的BDNF/TrkB信号增强,会通过转录和翻译水平调节AMPA型谷氨酸受体亚基的组成,从而引起突触的可塑性变化,参与成瘾症状1)。另一方面,在啮齿动物的研究中发现,内侧前额叶皮层(mPFC)的BDNF/TrkB信号增强能够抑制可卡因成瘾症状7),因此如果以抑制BDNF/TrkB信号为靶点的可卡因成瘾治疗限定在NAc和VTA区域的话,或许可以充分发挥其功效。

慢性疼痛中的BDNF/TrkB信号

疼痛的感官刺激由背根神经节神经元成为初级传入神经,并向存在于脊髓背角的次级神经元发送兴奋性输入进行传递。然而,脊髓背角神经元的兴奋性增加也是引起神经性疼痛的主要因素。研究认为,脊髓背角的BDNF/TrkB信号增强会通过以下3个机制参与神经性疼痛的发病和进展。

 ① KCC2

脊髓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抑制机制,分别是初级传入神经的突触前抑制和背角投射神经元的突触后抑制,这两种不同的抑制机制控制着疼痛信号。BDNF参与这种抑制性 GABA 能突触的调节,引起痛觉过敏8)。这里的关键是potassium chloride co-transporter 2 (KCC2)的功能。KCC2是一种跨膜蛋白,能够通过泵出氯离子(Cl)来提高细胞外的Cl浓度,并使接受了GABA的突触后细胞在GABA受体开口时超级化,是一种可以确保GABA抑制性的泵9)

在神经性疼痛的动物模型中,脊髓背角中的BDNF表达上升,KCC2蛋白的表达下降10)。而且,通过鞘内给药TrkB/Fc嵌合体或TrkB抑制剂K252a,可以阻断由神经损伤导致的脊髓背角KCC2表达下调,从而缓和神经性疼痛11)。虽然细节尚未明确,但在BDNF/TrkB信号中,Shc通路和PLCγ通路串联激活时,也会引起KCC2的转录抑制12)

② 兴奋性增强

在神经损伤的动物模型中,BDNF引发的TrkB受体激活,可通过增加突触前位点谷氨酸突触小泡的蓄积来增强突触的传递,或通过强化NMDA型受体的功能来诱导神经性疼痛的发作13)。研究认为,如果脊髓背角神经元的TrkB受体与BDNF结合,通过Fyn激酶对GluN2B(NR2B)亚基的磷酸化来诱导背根神经节神经元-脊髓背角神经元间的突触长期增强,就能引起中枢敏化和神经性疼痛14,15)

③ 激活胶质细胞

上述内容介绍了通过BDNF提高脊髓背角神经元的兴奋性从而引起神经性疼痛的机制。那么,在受到神经损伤时首先供应BDNF的是哪个细胞呢?至今为止的研究表明,BDNF的来源是胶质细胞。

由周围神经损伤等激活的小胶质细胞会生成并释放大量的细胞因子(IL-2、TNF-α、BDNF等),通过诱导神经炎症反应和神经免疫应答,在痛觉过敏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16)。在活化后的小胶质细胞中的BDNF表达会增加,细胞迁移也会变活跃、还会增加TNF-α的释放量17)。此外,由于外源性BDNF可活化小胶质细胞,促进细胞游走与TNF-a的释放,所以神经损伤时小胶质细胞由来的BDNF会对自身产生作用,使自己进一步被活化的这一正反馈机制也可能会存在18)

另外,激活脊髓背角中的星形胶质细胞也能使BDNF和炎症细胞因子水平上升19),因此星型胶质细胞也被认为是持续性中枢敏化的主要组成成分20)。BDNF的生成和释放原本是为了保护神经细胞并促进细胞生存,那么作为对急性危险因素(神经损伤等)的应答,BDNF生成和释放的增加应具有生物的适应性。但由于缺少负反馈机制,所以伴随着神经性疼痛的病情发展,中枢神经系统可能会变为非适应性状态。

癫痫中的BDNF/TrkB信号

如今,世界人口的约0.5~1%为癫痫患者,癫痫是由大脑细胞群突发性过度活跃而引起的一种慢性进行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21)。癫痫的特征是自发性的反复发作,并导致暂时性的脑功能障碍以及神经系统损伤、认知能力降低等一系列严重的症状22)

临床研究表明,大部分癫痫患者血清中的BDNF值要高于正常人(Iughetti团队,2018年)(Demir团队,2020年)。另外,在癫痫动物模型中,BDNF和TrkB在颞叶和海马区明显增加23)。在此类癫痫小鼠模型中,通过让TrkB缺失24)或短暂地阻碍TrkB受体25)能够让癫痫小鼠的发病率显著下降。此外,向大鼠的海马区给药BDNF可诱导癫痫发作26)

那么BDNF/TrkB信号如何参与癫痫发病?目前提出的机制主要有3种。① BDNF诱导兰尼碱受体介导的Ca2+释放和活性氧(ROS)产生27),促进神经细胞的损伤和细胞凋亡28)。② 通过提高TrkB的激活使KCC2的表达降低,从而降低GABA神经元产生的抑制效果25)。③ BDNF/TrkB信号增强会引起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的轴突——苔藓纤维的异常发芽,从而导致大脑异常兴奋回路的形成29)

关于BDNF/TrkB在癫痫发病中的确切作用,从各个方面来看都还有待讨论,比如BDNF的表达量、在脑中表达的部位以及上游和下游分子等的关系等等。但BDNF/TrkB信号传导通路中所包含的大量蛋白和分子,被期待作为临床癫痫检测和治疗的靶点,希望今后能将其有效运用于癫痫的临床治疗、风险评估以及预后预测等方面。

癌症中的BDNF/TrkB信号

研究显示,BDNF/TrkB信号可以促进细胞的癌变、浸润和转移,同时也是导致产生化疗抗性的原因。

如果将TrkB过量表达的神经嵴来源细胞株移植到小鼠体内,10天后就会形成一个快速生长的肿瘤,小鼠在肿瘤形成后的7天内全部死亡30)。另外,脑肿瘤细胞会过量表达TrkB,只要它还在产生BDNF,即使缺少EGF等原有的生长因子也可以存活。所以,研究人员认为其在自分泌中获得了维持自身生存的能力31)

肿瘤治疗的难点主要在于其会向其他内脏发生转移。从肿瘤细胞来看,转移就是为了生存而进行的活动。它们需突破由离开细胞外基质引起的细胞死亡(细胞凋亡)障碍32),并改变基因表达,从上皮细胞转化为间充质表型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再承受通过血液转移到其他内脏的过程才能生存下来32,33)

有趣的是,肿瘤细胞似乎还能通过激活TrkB来使PI3激酶长期处于激活状态,由此提高对失巢凋亡的抗性和转移的成功率32,33)。虽然本文没有详细介绍相关机制,但从BDNF/TrkB信号可对内源性或外源性的细胞凋亡起抑制作用可以了解到,其对抗癌药剂化疗具有抵抗性34)

BDNF/TrkB信号在参与癌症的形成、转移和治疗抗性的同时,也有报告指出其”有益“的功能。被移植了黑色素瘤的小鼠在环境富集(放于有许多玩具的笼里饲养)的条件下,自然杀伤细胞以及T细胞的杀伤性增强,肿瘤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35,36)。环境富集小鼠的下丘脑中BDNF的表达增加,而敲除此BDNF就会使环境富集诱发的肿瘤抗性消失35)。此结果表明,下丘脑中的BDNF升高是环境富集引起的抗肿瘤作用的关键。

◆结语

本文介绍了BDNF/TrkB信号对我们健康有害的“另一面”。基本上通过BDNF与TrkB结合,激活各类细胞内信号级联反应,然后调节突触传递、促进细胞的生存和增殖,这些方面和发挥有益功能的情况一样。然而,BDNF/TrkB信号在异位或过度激活的情况下就会对我们的健康构成威胁。

BDNF在针对脑部疾病和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以及通过下丘脑介导的抗癌作用等方面备受期待。因此,以提高大脑中BDNF的表达为目的,研究人员开始研发提高AMPA型谷氨酸受体反应的变构调节剂(统称为ampakine)。某种ampakine在急性给药几天内就能使几个大脑区域中的BDNF产生量增加20倍,但意外发作原性作用使这类药剂难以应用于临床。然而近来有报告显示,能够改善随着年龄增长而导致的记忆障碍且无阵发性副作用的第一支ampakine已经问世36),为研究界带来了一丝曙光。

本次通过聚焦BDNF/TrkB信号消极的一面,相信已经让各位再次了解到BDNF/TrkB信号在合适的区域内进行适度激活的必要性以及积累基础研究对临床应用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 Li, X. and Wolf, M. E. : Behav. Brain Res., 279, 240 (2015).

  2. Conner, J. M. et al. : J. Neurosci., 17, 2295 (1997).

  3. Krause, S. et al. : J. Neurosci. Res., 86, 411 (2008).

  4. Graham, D. L. et al. : Nat. Neurosci., 10, 1029 (2007).

  5. Horger, B. A. et al. : J. Neurosci., 19, 4110 (1999).

  6. Bahi, A. et al. : Psychopharmacology (Berl), 199, 169 (2008).

  7. Berglind, W. J. et al. : Eur. J. Neurosci., 26, 757 (2007).

  8. Malan, T. P. et al. : Anesthesiology, 96, 1161 (2002).

  9. Janssen, S. P. et al. : Neurochem. Int., 60, 21 (2012).

10. Malcangio, M. : Neurobiol. Pain, 1, 1 (2017).

11. Yajima, Y. et al. : J. Neurochem., 93, 584 (2005).

12. Lee-Hotta, S. et al. : Neurochem. Int., 128, 32 (2019).

13. Wang, L. N. et al. : J. Neurosci. Res., 90, 1249 (2012).

14. Li, S. et al. : Neurochem. Res., 42, 2712 (2017).

15. Ding, X. et al. : Neurobiol. Dis., 73, 428 (2015).

16. Tsuda, M. et al. : Trends Neurosci., 28, 101 (2005).

17. Zhang, X. et al. : Cell. Physiol. Biochem., 34, 715 (2014).

18. Zhou, W. et al. : Neurosci. Lett., 756, 135965 (2021).

19. Chiang, C. Y. et al. : Neurochem. Res., 37, 2419 (2012).

20. Liu, T. et al. : Neurosci. Bull., 28, 131 (2012).

21. Fisher, R. S. et al. : Epilepsia, 55, 475 (2014).

22. Thijs, R. D. et al. : Lancet, 393, 689 (2019).

23. Wang, X. et al. : Front. Pharmacol., 12, 758232 (2021).

24. He, X. P. et al. : Neuron, 43, 31 (2004).

25. Liu, G. et al. : Neuron, 79, 31 (2013).

26. Scharfman, H. E. et al. : Exp. Neurol., 174, 201 (2002).

27. Yang, N. et al. : Oxid. Med. Cell. Longev., 2020, 6687185 (2020).

28. Ghadiri, T. et al. : Neurosci. Lett., 709, 134384 (2019).

29. Skupien-Jaroszek, A. et al. : PLoS One, 16, e0239111 (2021).

30. Yin, B. et al. : Oncogene, 34, 761 (2015).

31. Lawn, S. et al. : J. Biol. Chem., 290, 3814 (2015).

32. Bao, W. et al. : PLos One, 8, e70616 (2013).

33. Kupferman, M. E. et al. : Oncogene, 29, 2047 (2010).

34. Radin, D. P. and Patel, P. : Anticancer Res., 37, 3983 (2017).

35. Cao, L. et al. : Cell, 142, 52 (2010).

36. Radin, D. P. et al. : Biomed. Pharmacother., 84, 806 (2016).

37. Numakawa, T. et al. : World J. Biol. Chem., 1, 133 (2010).

点击此处查看相关产品:Mature BDNF ELISA试剂盒 Wak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