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重编程——1. 什么是细胞重编程


细胞重编程——1. 什么是细胞重编程

 细胞重编程是将特定类型细胞转化成其他细胞类型。尤其是直接重编程体细胞,比如成纤维细胞转化成多能细胞,比如诱导性多能干细胞,或者iPS细胞。2006年,干细胞研究领域出现了革命性的发现。逆转录病毒载体过表达小鼠4种转录因子Oct4, Sox2, Klf4, 和 c-Myc (mOSKM),将小鼠胚胎成纤维部分重编程成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Takahashi 和 Yamanaka 2006). 接下来其他实验室制备了完全重编程的小鼠iPS细胞系,这些细胞实验证实具有小鼠胚胎干细胞(ES 细胞)相当功能,能够形成嵌合小鼠(Wernig et al 2007)。相应的,重编程也可以在人细胞上操作。使用hOSKM转录因子 (Yamanaka 2007) 或者使用一套因子组合(用Nanog和Lin28代替Klf4 和 c-Myc )(Thomson 2007)可以制备iPS。



◆重编程的发展历程

重编程技术和递送技术近年来迅速发展,现在已经可以采用多种方法递送和表达必要的重编程因子进行直接重编程。这些方法包括整合逆转录和慢病毒载体,dox诱导表达系统和减少或者去除插入到宿主细胞基因组的瞬时或者可割取的方法。最近突破性的技术是在2010年9月干细胞会议上发布的修饰合成mRNAs,可以高效的进行人成纤维细胞的重编程,基因组不会发生改变。该项学术研究加速了其他策略的发展,会有更多的研究成果。



细胞重编程——1. 什么是细胞重编程

细胞重编程——指南目录

 

1.    什么是细胞重编程

2.   细胞重编程概述    

3.   mRNA重编程

4.    病毒重编程

5.    产品列表 



参考文献

  [1]    Takahashi, K., Yamanaka, S. (2006) Induction of pluripotent stem cells from mouse embryonic and adult fibroblast cultures by defined factors. Cell, 126(4):663-76.

  [2]     Wernig, M., Meissner, A., Foreman, R., Brambrink, T., Ku, M., Hochedlinger, K., Bernstein, B.E., Jaenisch, R. (2007) In vitro reprogramming of fibroblasts into a pluripotent ES-cell-like state. Nature, 448(7151):318-24.

  [3]     Boland, M.J., Hazen, J.L., Nazor, K.L., Rodriguez, A.R., Gifford, W., Martin, G., Kupriyanov, S., Balwin, K.K. (2009) Adult mice generated from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Nature, 461(7260): 91-4.

  [4]    Kang, L., Wang, J., Zhang, Y., Kou, Z., Gao, S. (2009) iPS cells can support full-term development of tetraploid blastocyst-complemented embryos. Cell Stem Cell 5; 135-138.

  [5]     Zhao, X.Y., Li, W., Lu, Z., Liu, L., Tong, M., Hai, T., Hao, J., Guo, C.L., Ma, Q.W., Wang, L., Zeng, F., Zhou, Q. (2009) iPS cells produce viable mice through tetraploid complementation. Nature 461; 86-90

  [6]    Takhashi, K., Tanabe, K., Ohnuki, M., Narita, M., Ichisaka, T., Tomoda, K., Yamanaka S. (2007) Induction of pluripotent stem cells from adult human fibroblasts by defined factors. Cell, 131(5):861-72.

  [7]    Yu, J., Vodyanik, M.A., Smuga-Otto, K., Antosiewicz-Bourget, J., Frane, J.L., Tian, S., Nie, J., Jonsdottir, G.A., Ruotti, V., Stewart, R., Slukvin, I.I., Thomson, J.A. (2007)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 lines derived from human somatic cells. Science,  318(5858):1917-20.

  [8]     Shi, Y., Desponts, C., Do, J.T., Hahm, H.S., Schöler, H.R., Ding, S. (2008) Induction of pluripotent stem cells from mouse embryonic fibroblasts by Oct4 and Klf4 with small-molecule compounds. Cell Stem Cells, 3(5), 568-574.

  [9]    Huangfu, D., Osafune, K., Maehr, R., Guo, W., Eijkelenboom, A., Chen, S., Muhlestein, W., Melton, D.A. (2008) Induction of pluripotent stem cells from primary human fibroblasts with only Oct4 and Sox2. Nature Biotechnology, 26(11):1269-75.

  [10]   Li, W., Ding, S. (2010) Small molecules that modulate embryonic stem cell fate and somatic cell reprogramming. Trends Pharmacological Science, 31(1):36-45.

  [11]   Zhou, H., Wu, S., Joo, J.Y., Zhu, S., Han, D.W., Lin, T., Trauger, S., Bien, G., Yao, S., Zhu, Y., Siuzdak, G., Schöler, H.R., Duan, L., Ding, S. (2009) Generation of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using recombinant proteins. Cell Stem Cell, 4 (5):381-4.

  [12]   Kim, D., Kim, C.H., Moon, J.I., Chung, Y.G., Chang, M.Y., Han, B.S., Ko, S., Yang, E., Cha, K.Y., Lanza, R., Kim, K.S. (2009). Generation of human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by direct delivery of reprogramming proteins. Cell Stem Cell, 4:472-476.

  [13]    Niwa, H., Miyazaki, J.I., Smith, A.G. (2000) Quantitative expression of Oct-3/4 defines differentiation, dedifferentiation or self-renewal of ES cells. Nature Genetics, 24:372-376.

  [14]    Jia, F., Wilson, K.D., Sun, N., Gupta, D.M., Huang, M., Li, Z., Panetta, N.J., Chen, Z.Y., Robbins, R.C., Kay, M.A., Longaker, M.T., Wu, J.C. (2010) A nonviral minicircle vector for deriving human iPS cells. Nature Methods, 7(3):197-9.

  [15]    Okita, K., Nakagawa, M., Hyenjong, H., Ichisaka, T., Yamanaka, S. (2008) Generation of mouse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without viral vectors. Science, 322(5903):949–953.

  [16]    Carey, B.W., Markoulaki, S., Hanna, J., Saha, K., Gao, Q., Mitalipova, M., Jaenisch, R. (2009) Reprogramming of murine and human somatic cells using a single polycistronic vector. PNAS, 106(1):157-62.

  [17]    Wernig, M., Lengner, C.J., Hanna, J., Lodato, M.A., Steine, E., Foreman, R., Staerk, J., Markoulaki, S., Jaenisch, R. (2008) drug-inducible transgenic system for direct reprogramming of multiple somatic cell types. Nature Biotechnology, 26(8):916-24.

  [18]    Hockemeyer, D., Soldner, F., Cook, E.G., Gao, Q., Mitalipova, M., Jaenisch, R. (2008) A drug-inducible system for direct reprogramming of human somatic cells to pluripotency. Cell Stem Cell, 3(3):346-53.

  [19]   Stadtfeld, M., Nagaya, M., Utikal, J., Weir, G., Hochedlinger, K. (2008)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generated without viral integration. Science, 322(5903):945-9.

  [20]   Soldner, F., Hockemeyer, D., Beard, C., Gao, Q., Bell, G.W., Cook, E.G., Hargus, G., Blak, A., Cooper, O., Mitalipova, M., Isacson,O., Jaenisch, R. (2009) Parkinson’s disease patient-derived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free of viral reprogramming factors.  Cell, 136(5):964-77.

  [21]    Zhou, W., Freed., C. (2009) Adenoviral Gene Delivery Can Reprogram Human Fibroblasts to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Stem Cells 27(11):2667 – 2674.

  [22]    Woltjen, K., Michael, I.P., Mohseni, P., Desai, R., Mileikovsky, M., Hämäläinen, R., Cowling, R., Wang, W., Liu, P., Gertsenstein,M., Kaji, K., Sung, H.K., Nagy, A. (2009) PiggyBac transposition reprograms fibroblasts to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Nature, 458(7239):766-70.

  [23]    Yu, J., Hu, K., Smuga-Otto, K., Tian, S., Stewart, R., Slukvin, I.I., Thomson, J.A. (2009) Human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free of vector and transgene sequences. Science, 324(5928):797-801.

  [24]    Nakagawa M., Koyanagi M., Tanabe K., Takahashi K., Ichisaka T., Aoi T., Okita K., Mochiduki Y., Takizawa N.,Yamanaka S. (2008) Generation of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without Myc from mouse and human fibroblasts. Nature Biotechnology, 26(1):101-6.

  [25]    Warren, L., Manos, P.D., Ahfeldt, T., Loh, Y.H., Li, H., Lau, F., Ebina, W., Mandal, P.K., Smith, Z.D., Meissner, A., Daley, D.Q., Brack, A.S., Collins, J.J., Cowan, C., Schlaeger, T.M., Rossi, D.J. (2010) Highly Efficient Reprogramming to Pluripotency andDirected Differentiation of Human Cells with Synthetic Modified mRNA. Cell Stem Cell. 7:618.

  [26]    Yakubov, E., Rechavi, G., Rozenblatt, S., Givol, D. (2010) Reprogramming of Human Fibroblasts to Pluripotent Stem Cells using mRNA of Four Transcription Factors.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394:189.

 


什么是外泌体


什么是外泌体

金泽大学医学系免疫学 教授

華山 力成

 

什么是外泌体

  近年来,细胞外囊泡(EV)相关的研究正加速发展。2011年每年有约200篇相关论文发布,但2016年一年间有1000篇以上的相关论文发布,论文内容涉及各种生理功能和病理症状等方面。EV大致可分为核内体来源的外泌体和细胞质膜来源的微囊泡,但即便是用提取纯度最高的超速离心法也难以将二者完全分离,所以简单地将10,000×g离心后上清中的EV称为小EV(主要是外泌体)1)。外泌体是由各种细胞分泌的小型膜囊泡(直径30~100nm),存在于大多数体液(如血液、尿液、髓液等)和细胞培养液中。外泌体是由脂质双层膜包被的膜囊泡,产生于称为多囊泡体的细胞外囊泡中,多囊泡体通过与细胞膜融合将外泌体释放到细胞外。外泌体含核内体来源的蛋白质(如ESCRTs)、细胞内运输相关蛋白(如RabGTPase等)及细胞膜来源蛋白(如CD63, CD81等)等各种内分泌细胞来源的蛋白和RNA,同时还含有分泌细胞膜来源和内体膜来源的脂质(如胆固醇和鞘磷脂等)2)。多年来,外泌体被认为参与无用的细胞内含物质的释放。但是近年来,外泌体在活体内作为运载脂质、蛋白质、RNA等细胞间信息传递的新型媒介而倍受瞩目。随着其功能在生理及病理功能的阐明,外泌体在临床应用的相关研究中,特别是诊断治疗、生物标记的开发也迅速发展起来。

  现在,外泌体研究几乎涉及所有的研究领域(免疫、神经系统、癌症、内分泌、循环系统等)。例如,免疫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含有抗原肽/MHC复合体和可能控制着免疫细胞间抗原信息的交换、免疫细胞活化/非活化等各种免疫应答机制的各种抗原3)。外泌体在神经系统中与神经回路的控制相关4),同时各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致病蛋白还可以通过外泌体释放到细胞外并传递到其他细胞,与病情发展密切相关5)。 癌细胞释放的外泌体含有许多与血管新生和免疫逃逸相关的分子,构建适合癌细胞生长的微环境,促进癌细胞的发展6)。另外,癌细胞来源的外泌体上粘着分子的表达形式决定着癌症向器官的转移途径7)。最近,有报告指出脂肪细胞释放的外泌体对肝脏的遗传基因表达有控制作用8)。许多病毒利用外泌体的产生路径感染细胞,受病毒感染的细菌和寄生虫通过外泌体控制其他受细胞感染的细菌、寄生虫的活动9、10)

  上述这些功能几乎都是通过细胞分泌到外泌体中的分子引起的。其中已发现外泌体内含有分泌细胞来源mRNA和miRNA,外泌体与细胞间遗传基因表达信息的水平传播相关性倍受瞩目11)。这些RNA被外泌体的脂质双层膜所保护,不会被核糖核酸酶所分解,可以在血液和体液中稳定存在。被靶细胞吞噬的外泌体通过与内体膜融合,将RNA释放到靶细胞的细胞质中。释放出来的mRNA翻译为蛋白质,但miRNA抑制目的基因的翻译,因此外泌体在靶细胞内控制基因的表达。外泌体的蛋白质有数万种,mRNA、miRNA的种类有数千种以上,它们的结构除了受细胞来源不同的影响,还受到细胞状态不同的影响。另外,外泌体中这些物质的结构与它们在分泌细胞内的结构不同,所以可能存在一种外泌体特异蛋白和mRNA/miRNA在外泌体内选择性积累的机制。这种特异性可将外泌体内的RNA作为生物标记,更进一步作为治疗开发方法的靶点。外泌体中的mRNA一旦被靶细胞吞噬,能够引起这个细胞内的功能性蛋白的表达,但外泌体中多数的miRNA是前体而非功能性miRNA,这些miRNA起着何种生理性意义,学者们正在研究。由于外泌体含有各种蛋白质、RNA和脂质,研究人员正将其进行细胞分类,建立数据库(ExoCarta)。此外,在世界各地分别进行着运用蛋白质组学、转录组学和系统生物学的大规模分析工作,而FunRich的EV plugin作为一种通用的分析手段已被公布出来。今后,在推进外泌体研究方面,各领域的研究人员信息共享至关重要。

 


◆运用外泌体进行治疗和诊断的功能开发


  随着外泌体的功能逐渐被发现,近年来,应用这些功能的治疗法也在被开发出来。例如,血液中的成纤维细胞所释放的外泌体,可以促进角质形成细胞的移动和增殖以及血管新生来促进伤口愈合。有报导指出,外泌体内miRNA参与促进血管新生、抗炎症性和促进胶原蛋白沉淀等一系列过程12)。从癌症患者树突状细胞释放的外泌体中,含有各种癌症细胞来源的蛋白质,可以强化杀伤性T细胞对癌症细胞的特异性反应。利用此功能的抗肿瘤免疫疗法,目前正处于初期临床研究阶段13)。另外,科学家也尝试利用外泌体的抑制发病机制功能。例如,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滑膜成纤维细胞所释放的外泌体,高浓度集聚诱导细胞死亡的TNF-α,可使类风湿关节炎恶化14)。通过上述介绍可以知道癌症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含有与癌症进展相关的分子,神经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含有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的分子,因此,通过抑制或去除这些外泌体,有希望抑制疾病发生。随着今后的研究发展,外泌体功能逐步清晰,并扩大临床应用,有望将外泌体应用在各种疾病治疗上。甚至可尝试利用外泌体将siRNA和抗癌药剂等运输到目标细胞中。各种细胞粘着分子在外泌体膜表面表达,由其决定外泌体被运输往哪一种细胞,期望开发利用该特征的新型DDS15)。外泌体在体液中十分稳定,同时外囊泡所含的蛋白质和RNA被外泌体的脂质双层膜所包被也不会分解。另外在从体液中提取外泌体后,体液可长期稳定保存,因此外泌体有望成为临床检测的新型疾病生物标记。外泌体与各种疾病的相关性被检测出,特别是血液中释放的癌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其与正常细胞来源外泌体在结构分子上的差异倍受瞩目,并作为癌症早期诊断技术,应用于与癌症进展相关的研究16)。甚至人们期望将尿液中的外泌体作为肾脏、前列腺疾病、膀胱疾病的新型诊断标记,髓液中的外泌体作为脑内肿瘤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新型标记物。

 


◆外泌体研究的课题和展望


  已经有许多关于外泌体作用的报导,根据这些现象实验中,从体液和培养上清中高纯度提取的高纯度外泌体,在活体内是否真的能发生作用尚未能确定。确认外泌体生理作用的唯一方法就是明确外泌体的释放机制,通过促进或抑制释放机制,分析会引起何种生理作用,这是进一步研究的发展方向。甚至活体内的外泌体动态(哪个外泌体迁移至何处)也会成为今后需要努力研究的重要课题。

  目前,提取外泌体的方法主要有超速离心法、PEG沉淀法,但这些方法混有非常多的杂质,必须慎重分析得到的是否是外泌体。超速离心法存在操作繁杂、回收量不稳定,不能用于定量分析、必须使用昂贵的超速离心机、无法进行多样品分析等问题。因此外泌体研究相对困难,需要尽快开发操作简单、可提取高纯度外泌体的技术。因此,日本和光着眼于巨噬细胞的外泌体受体Tim4蛋白,制备Tim4细胞外域与磁珠结合的“Tim4磁珠”17)。Tim4通过磷酯酰丝氨酸(PS)法特异性结合Tim4蛋白和磁珠,再经过含有EDTA的洗脱缓冲液进行分离,提取高纯度的完整外泌体。实际上,用PS亲和法提取的人白血病细胞释放的外泌体,其纯度与超离心法和PEG沉淀法提取外泌体做比较, PS亲和法提取的外泌体,其蛋白特异性检测可高出10~100倍以上,几乎没有混入外泌体以外的蛋白,回收量高,操作重复性好。结果表明,PS亲和法可以检测到许多目前为止都无法检测的外泌体蛋白质和RNA。应用Tim4的外泌体强结合能力,可用ELISA或FACS高灵敏度定性检测、定量分析外泌体。以前无法用超速离心法提取的微囊泡,也通过运用PS亲和法实现高纯度提取。本指导书中对该技术进行详细说明,这项技术的有用性今后将受到世界各方评价,有望在外泌体和微囊泡生理功能的分析研究上起重大贡献。

  外泌体的检测和提取还遇到一个困难即:对各种外泌体的分类。研究人员尚未统一定义以何种方法提取的细胞外囊泡可以称之为外泌体,给实验数据的分析和重复性确认带来困难。近年,随着国际细胞外囊泡协会的成立、世界性研究者研讨会的举办,提案MISEV指南作为国际标准,计划或已经开始进行EV研究的科学家请务必阅读这些方针18、19)。另外,建立记录各论文实验条件的数据库也可作为规避混乱的方法之一20)。一方面,随着EV研究倍受世界瞩目,各国启动了大型研究项目。美国启动NIH战略性大型项目(Extracellular RNA Communication),国际权威性学会——Gordon和Keystone Symposia也从2016开始成立会议小组。受到欧洲药物研究开发公司“创新药物倡议组织(IMI)”的支持推进的CANCER-ID项目,也包含EV研究在内。2017年日本选定了EV研究为文部科学省研究开发战略的目标之一,期待会加速今后的研究发展。无论如何,今后EV研究的根本就是必须有强有力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而PS亲和法有望成为其中之一。


◆参考文献


[1]

Kowal J, et al. (2016) Proteomic comparison defines novel markers to characterize heterogeneous populations of extracellular vesicle subtypes.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113 (8) : E968-977.

[2]

Colombo M, Raposo G, & Thery C (2014) Biogenesis, secretion, and intercellular interactions of exosomes and other extracellular vesicles. Annu Rev Cell Dev Biol, 30 : 255-289.

[3]

Bobrie A, Colombo M, Raposo G, & Thery C (2011) Exosome secretion : molecular mechanisms and roles in immune responses. Traffic, 12 (12) : 1659-1668.

[4]

Bahrini I, Song JH, Diez D, & Hanayama R (2015) Neuronal exosomes facilitate synaptic pruning by up-regulating complement factors in microglia. Sci Rep, 5 : 7989.

[5]

Kramer-Albers EM & Hill AF (2016) Extracellular vesicles: interneural shuttles of complex messages. Curr Opin Neurobiol, 39 : 101-107.

[6]

Tkach M & Thery C (2016) Communication by Extracellular Vesicles : Where We Are and Where We Need to Go. Cell, 164 (6) : 1226-1232.

[7]

Hoshino A, et al. (2015) Tumour exosome integrins determine organotropic metastasis. Nature, 527 (7578): 329-335.

[8]

Thomou T, et al. (2017) Adipose-derived circulating miRNAs regulate gene expression in other tissues. Nature, 542 (7642) : 450-455.

[9]

Izquierdo-Useros N, Puertas MC, Borras FE, Blanco J, & Martinez-Picado J (2011)Exosomes and retroviruses : the chicken or the egg? Cell Microbiol, 13 (1) : 10-17.

[10]

Regev-Rudzki N, et al. (2013) Cell-cell communication between malaria-infected red blood cells via exosome-like vesicles. Cell, 153 (5) : 1120-1133.

[11]

Valadi H, et al. (2007) Exosome-mediated transfer of mRNAs and microRNAs is a novel mechanism of genetic exchange between cells. Nat Cell Biol, 9 (6) : 654-659.

[12]

Geiger A, Walker A, & Nissen E (2015) Human fibrocyte-derived exosomes accelerate wound healing in genetically diabetic mice.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467 (2) : 303-309.

[13]

Bell BM, Kirk ID, Hiltbrunner S, Gabrielsson S, & Bultema JJ (2016) Designer exosomes as next-generation cancer immunotherapy. Nanomedicine, 12 (1) : 163-169.

[14]

Zhang HG, et al. (2006) A membrane form of TNF-alpha presented by exosomes delays T cell activation-induced cell death. J Immunol, 176 (12) : 7385-7393.

[15] 

Batrakova EV & Kim MS (2015) Using exosomes, naturally-equipped nanocarriers, for drug delivery. J Control Release, 219 : 396-405.

[16]

Thind A & Wilson C (2016) Exosomal miRNAs as cancer biomarkers and therapeutic targets. J Extracell Vesicles, 5 : 31292.

[17]

Nakai W, et al. (2016) A novel affinity-based method for the isolation of highly purifi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Sci Rep, 6 : 33935.

[18]

Witwer KW, et al. (2013) Standardization of sample collection, isolation and analysis methods in extracellular vesicle research. J Extracell Vesicles, 2.

[19]

Lotvall J, et al. (2014) Minimal experimental requirements for definition of extracellular vesicles and their functions : a position statement from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Extracellular Vesicles. J Extracell Vesicles, 3 : 26913.

[20]

Consortium E-T, et al. (2017) EV-TRACK : transparent reporting and centralizing knowledge in extracellular vesicle research. Nat Methods, 14 (3) : 228-232.

PS亲和法外泌体提取试剂盒

  MagCapture Exosome Isolation Kit PS提取高纯度完整状态的外泌体。

  外泌体是各种细胞外泌的直径在30-100nm之间的膜囊泡。因外泌体内含mRNA、microRNA等核酸和蛋白质对相邻细胞具有交换信息的功能。作为细胞间信号传导的通讯工具和作为癌等各种疾病的生物标记话题比较热门1、2)。近些年关于外泌体研究很广泛,但是关于外泌体相关的实验技术,关于需要改进的课题存在很多。

  例如,外泌体提纯方法中,超速离心法和聚合物沉淀法(市售试剂盒)混入多种杂质,给后续实验产生了许多障碍。抗体亲和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虽然可以提取到高纯度的外泌体,但不能提取完整外泌体,无法分析外泌体具有的生理功能,也是两种提取方法的问题所在。而免疫印迹法(WB)和Elisa检测法作为被广泛应用的外泌体检测的一般方法,又存在检测时需使用大量外泌体和难以检测到低表达水平的标记蛋白。

  为了解决外泌体实验遇到的上述的各种问题, Wako 研发出MagCapture™外泌体提取试剂盒PS(MagCapture™  Exosome Isolation Kit PS)提取高纯度细胞外囊泡。

  外泌体膜含有分泌细胞源的蛋白和脂质,众所周知磷脂酰丝氨酸(PS)在活细胞通过翻转酶作用导向细胞膜内侧,暴露在外泌体膜外侧3)。另外,T-cell immunoglobulin domain and mucin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4(Tim4 通过巨噬细胞进行细胞凋亡的吞噬受体)蛋白通过细胞外域IgV域与含有钙离子的PS结合4)


什么是外泌体

  基于上述知识,我们利用Tim4固化磁珠,在钙离子存在下捕捉培养上清和血清等样品中的外泌体,再添加螯合剂洗脱外泌体,这种外泌体纯化方法是和金泽大学医学系免疫学华山教授共同开发,并取得了成功。5)这是迄今为止取代黄金标准超速离心法的新型外泌体纯化方法。


◆参考文献

[1]

Tkach, M. et al. Communication by Extracellular Vesicles : Where We Are and Where We Need to Go. Cell 164, 1226-1232 (2016).

[2]

Raimondo, F. et al. Advances in membranous vesicle and exosome proteomics improving biological understanding and biomarker discovery. Proteomics 11, 709-720 (2011).

[3]

Trajkovic, K. et al. Ceramide triggers budding of exosome vesicles into multivesicular endosomes. Science 319 (5867) : 1244–7 (2008).

[4]

Miyanishi, M.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Tim4 as a phosphatidylserine receptor. Nature 450, 435-439 (2007).

[5]

Nakai, W. et al. A novel affinity-based method for the isolation of highly purifi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Sci. Rep. 6, 33935 (2016).

MagCapture™ 外泌体提取试剂盒 PS


什么是外泌体  MagCapture™ Exosome Isolation Kit PS采用磷脂酰丝氨酸(PS)亲和Tim4蛋白的PS亲和法,可方便获得高纯度的外泌体和其他来自细胞培养基和体液的EVs。提取的完整外泌体和其他EVs可用于不同实验:电镜分析,纳米粒子追踪分析,EVs的操作和分析等。

【特点】

● 可提取高纯度的完整外泌体

● 可从血清、血浆、尿液等样品中提取外泌体

● 重复性高,回收量稳定

● 操作简单,可处理多个样品(无需超速离心)

 

DNA和RNA探针的区别是什么?


DNA和RNA探针的区别是什么?

DNA和RNA探针的区别是什么?

DNA和RNA探针的区别是什么?

在过去的十年间,分子诊断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开发出了许多以核苷酸为基础的诊断工具和实验方法,使得DNA和RNA的分子分析能运用到临床样本中。这些实验方法通常用于监测或检验,也可以用于帮助判断哪种治疗对病人效果好。基于这种目的,设计出了特定的探针和引物。基因探针被用于各种印迹和原位杂交(ISH)技术中,可以应用于食品工业、环境、医学和兽医行业来检测核酸序列,以提高分析的特异性。在医学上,它们可以帮助鉴定微生物和诊断传染病、遗传病和其他疾病。在实践中,体外合成的双链和单链DNA,mRNA和其他RNA均可用作探针。DNA-RNA探针的分析速度更快、更灵敏,因此许多需要培养微生物来诊断检测病毒和细菌的传统方法,被分子探针分析迅速取代。培养后再检测可能需要花费数天,而分子探针检测可在几小时或几分钟内完成。分子探针可大致分为DNA探针,RNA探针,cDNA探针以及可用于不同目的的合成的寡核苷酸探针。Enzo可以提供一整套核酸标记和检测工具。

核酸探针是单链DNA或是与特定DNA或RNA靶序列间有亲和力的RNA。这段亲和力强且互补的序列可以结合到核苷酸的靶序列中的特定区域。靶序列与探针之间的同源性可以使它们稳定杂交。在开发探针时,必须鉴定、分离、复制出足够数量的核苷酸序列,并用可检测的标记进行标记。理论上,任何核酸都可以用作探针,只要它能被标记,从而能鉴定和定量探针和待测序列间形成的杂交分子。

 


◆标记的选择


探针可以通过放射性同位素,也可以用如生物素,地高辛等非放射性分子进行标记。然而,由于同位素的半衰期短以及放射性废物处理的经济和环境问题,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探针的使用会受到限制。

随着核酸技术的进步,出现了放射性标记探针的替代品。使用非放射性标记物具有几个优点,如标记反应更安全以及效率更高。以核酸的生物素标记为例,该系统利用了链霉亲和素对生物素的亲和力。这些探针可以提前大量制备,并储存在-20℃重复使用。地高辛是另一种由植物提取出的化学物质,用作探针的非放射性标记物。与酶结合的抗体(抗地高辛-碱性磷酸酶偶联)可用于检测地高辛。

荧光原位杂交(FISH)方法推动了用荧光显微镜对特定的DNA序列成像的进步。这种类型的标记特别适用于在显微镜下直接检查微生物或细胞学标本。

DNA和RNA探针的区别是什么?

图1. 可用于荧光标记的dUTP的荧光发射谱。在如原位杂交和微阵列分析中,荧光染料-dUTP特别是在多色应用中的

图1. 表现突出。



◆什么是DNA探针?


DNA探针是有目的基因或染色体区域上特异核苷酸序列的DNA片段。DNA探针能与有特异性标记的核酸序列杂交,从而快速检测出待测样品中的互补序列。目前多种DNA标记的方法已广见报道。总而言之,这些方法可用于制作含末端标记或连续标记的探针。大多数由酶介导的标记技术非常依赖于聚合酶的活性,因为酶活性会影响标记核苷酸的掺入。此外,使用Taq酶或其他热稳定性DNA聚合酶,可以通过PCR在更高的温度下进行标记反应,从而降低探针合成期间由酶介导的点突变的发生率。PCR是一种优秀的合成探针方法,它需要的模板材料非常少。由于存在着适量的被标记核苷酸引物,PCR产物能在合成的过程中进行标记。另外,引物本身可在自身合成期间被非同位素标记,并不需要用标记过的核苷酸前体作为反应混合物的一部分。随机引物是一种能在寡核苷酸序列的混合物中延伸的引物,引物能随着热变性的双链模板一起退火。退火的引物最终会成为探针本身的一部分,因为DNA聚合酶I的Klenow片段将从3'方向延伸引物,并且在此过程中掺入标记。切口平移法是早期的标记探针技术之一。它涉及到了用低浓度的DNase I随机切割双链DNA的骨架。在极低浓度下,这种酶会在四个或五个位点上切割模板,产生游离的3'-OH基团,可充当在每个切口位置的引物。接下来,DNA聚合酶I 能从5'→3'方向切除探针分子中天然核苷酸(核酸外切酶活性),同时靠5'→3'的聚合酶活性用标记的dNTP前体进行替换。切口平移法对于线性和共价闭合的DNA分子都是有效的,且标记反应可在一小时内完成。

Enzo的缺口平移法DNA标记系统2.0可以为生成标记DNA提供简单有效的方法。这种试剂盒可以兼容各种用荧光、生物素和地高辛标记的核苷酸。除了选择标记物,试剂盒有能允许用户通过调整标记的dUTP与dTTP的比例来优化标记物的掺入和产物的长度的设计。即用型NT Enzyme Mix易于使用,可大限度地减少移液时的误差。通过切口平移标记的探针可用于多种不同的杂交技术,包括:原位杂交(ISH),荧光原位杂交(FISH),由菌落或噬斑杂交筛选的基因文库,DNA或RNA的分子转移和杂交,以及再缔结的动力学的研究。



什么是RNA探针?


RNA探针是单链RNA片段,可通过杂交来检测互补核酸序列(靶序列)是否存在。RNA探针通常需要被标记,例如用放射性同位素、表位、生物素或荧光团标记,使其能够被检测。RNA探针作为杂交工具仍然很受欢迎,因为使用RNA探针会有几个关键优势。这些探针通过体外转录合成,并且几乎在所有应用中都可以取代DNA探针。高比活性RNA探针或核糖核酸探针也可以从如SP6和T7启动子系统的DNA模板的克隆表达载体中合成。RNA探针是单链的,与DNA探针相比具有几个优点,包括能改良信号或杂交印迹。与DNA探针有多种合成方法不同,RNA探针仅有一种可靠的标记方法——体外转录。由于RNA固有的不稳定性和容易被RNase降解,RNA探针必须和任何其他RNA制剂一样,需要小心处理。

制作RNA探针可靠且经济的方法是体外转录。通过转录出与RNA启动子连接的邻近DNA序列,可以获得大量含有效标记的均一长度探针。克隆两个相反方向的启动子间转录出的DNA是一种优良的方法。这能让克隆出的DNA序列中的任一链都可被转录,从而获得用于杂交研究的有义RNA和反义RNA。一种可以替代体外转录来获得连续标记的RNA探针的方法是标记分子的5'末端。这种5'末端标记方法一般被用于激酶反应;它具体是指将ATP的γ磷酸转移到RNA或DNA的5'-OH底物上(正向反应)。正向激酶反应比用5'磷酸取代的交换反应更有效。

合成3'末端标记的探针会涉及到向任一DNA的3'末端添加核苷酸。DNA 3'末端标记通常由末端转移酶催化。通过向3'-OH末端添加dNTP来标记单链和双链DNA分子。RNA也可以用poly(A)聚合酶来进行3'末端标记。这种酶原本就可以让异核RNA聚腺苷酸化,催化AMP的掺入。同位素标记需要用到α标记的ATP前体。除了适用于RNA探针合成外,poly(A)聚合酶还可将天然的poly(A)-mRNA和其他RNA聚腺苷酸化,使得oligo(dT)引物介导的cDNA合成可以进行。



◆探针在科研中的应用


在Northern印迹中,通过凝胶电泳将待测的RNA分离。然后将分子转移到膜上和标记探针一起温育。互补序列的杂交使得RNA的靶序列变得直观。Southern印迹涉及到将DNA分离和转移到膜上。然后将膜与标记好的DNA探针一起温育。互补序列的杂交使得DNA靶序列变得直观。涉及到ISH和FISH实验的其他应用,可以在细胞和组织中定位RNA或DNA靶序列。这种技术是用培养后的细胞或组织切片样品来进行杂交,从而检测出目的基因或靶序列。处理后的细胞或组织会把内源核酸固定在适当位置,但可用作与标记探针杂交和检测。

 

DNA和RNA探针的区别是什么?


图2. Enzo Life Sciences可以提供一整套的原位杂交解决方案,能够满足标记,杂交和检测的一切需要。

 

单细胞分析技术的进步为看似相同的细胞群的表型和功能异质性提供了新的见解。近年来,关于分析和理解RNA在单细胞水平表达的技术发展迅速。
Enzo Life Sciences在提供DNA和RNA标记技术方面是全球公认的领导者,在开发用于基因表达研究的生物素和荧光标记核苷酸探针方面拥有多项关键专利。我们可以提供一系列产品来满足基因组学研究的需求。有关合成标记DNA的简单有效方法,请查看我们关于缺口平移DNA标记试剂盒以及
SEEBRIGHT® 荧光染料-dUTP和烯丙胺-dUTP的清单。对于Enzo的任何产品有任何问题和疑虑,Enzo的技术支持团队将随时为您提供帮助。

◆产品列表

产品编号

产品名称

规格

ENZ-GEN111-0050

Nick   translation DNA labeling system 2.0
缺口平移法DNA标记系统2.0

50 tests

ENZ-42861

Allylamine dUTP
烯丙胺-dUTP

2.5 μmol

是什么塑造了我们?


是什么塑造了我们?

是什么塑造了我们?

Heather Brown


是什么塑造了我们?


◆受伤的大脑会改变我们吗?


是什么创造了我们不同的个性还有性格?历史上古埃及人将这些特征归因于我们的心脏。然而,今天我们都明白,大脑才是我们的驱动力(Ziskind et al., 2004。错综复杂的神经连接存储了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记忆和片段,以塑造出我们独有的个体。多年来神经科学领域的论文也证明了这一理论,但是在脑损伤的背景下这个理论就变得有问题(Simon et al., 2020Valk et al., 2020, Smith et al., 2019)。换句话说,当我们的手臂受伤时,我们的个性和性格没有改变,还是同一个人。然而,当我们的大脑受伤时,我们的个性和性格可能会永远改变。

 


◆什么是神经变性?


进行性脑损伤的一个例子是神经变性。神经变性的特征是中枢或外周神经系统受破坏,可由多种疾病引起。神经变性对患者及其家人来说是毁灭性的。虽然许多神经退行性疾病无法治愈,但早期干预可以大大减缓患者的认知能力下降速度,并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然而,早期干预很复杂,也鲜有进行,因为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早期阶段,也称为轻度认知障碍 (MCI),我们没有用于明确诊断的生物标志物。此外,由于许多疾病之间的临床特征重叠,识别出足以区分各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生物标志物一直是一项挑战(Ashton et al., 2020)。因此,为开发特定、可靠和可获取的生物标志物作为确定诊断和早期干预的有力工具,以改善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患者及其亲属的生活质量,了解导致这些神经退行性疾病病理因素之间的分子差异至关重要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困扰世界的神经退行性疾病。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标志是大脑中淀粉样蛋白β(Aβ)斑块的聚集,这些斑块是最终破坏大脑功能的蛋白质聚集体。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会从早期阶段有正常的认知能力,发展为明显的脑功能障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早期阶段,也被称为轻度认知障碍(MCI),表现为认知能力的差异、单个或多个认知领域的损伤(超出患者年龄和教育的预期)、能保持功能性能力的独立性,并且没有影响社交或职业能力。轻度认知障碍随后会发展为阿尔茨海默病,使患者出现了认知缺陷,最终损害患者生活自理能力(alz.org)。其他对研究有重要意义的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有帕金森病(PD)、额颞叶痴呆(FTD)和路易体痴呆(DLB),这些疾病的特征也是神经系统中异常蛋白的聚集。它们通常被称为聚集病(aggregopathies),意味着它们表现出以下六种必需蛋白质中的一种或多种的聚集:Aβ、朊病毒蛋白(PrPSc)、tau、α-突触核蛋白、TAR DNA结合蛋白43(TDP43)或融合在肉瘤中(FUS) (Ashton et al., 2020)。

 


◆目前检测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方法和挑战是什么?


目前对这些疾病的诊断方法往往不够灵敏,无法进行早期检测,因此到确诊的时候,已经发展为经过数十年的显著神经变性。除了基因检测(例如,APOE基因中的常染色体显性突变),临床医生不得不依赖患者关于认知能力下降的报告(但这不可靠并且不稳定),以及昂贵的侵入性检测方法来诊断。 例如,通过PET扫描进行Aβ成像,其中将放射性示踪剂(如Florbetapir (18F))注射到患者体内并与人脑中的Aβ结合,以便在成像时看到。然而,这些PET扫描并不一定能确诊,因为多个神经退行性疾病的PET扫描结果看起来是相似的,因此根据患者的具体疾病来进行靶向治疗会比较困难。患者脑脊液(CSF)的Tau或淀粉样蛋白检测也是一种诊断方法。然而提取脑脊液,具有一定的侵入性。此外,这些生物标志物仍然存在于各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导致医生不能确定诊断结果。总之,寻找下一代生物标志物来检测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作并区分病理,是科学和医疗保健的重要的一步。

 


◆什么是下一代生物标志物,它们如何提供帮助?


鉴于当前生物标志物的侵入性和模糊性,更特异性识别和更容易获得的生物标志物对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早期干预和治疗十分重要。例如,对于识别早期患者的生物标志物来说,基于血液的生物标志物会更易获得。其中一种标志物是被称为神经丝轻链(NFL)的蛋白。当神经细胞受损时会释放NFL,可在脑脊液和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的血液中找到。与健康人群相比,患有前驱性阿尔茨海默病和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的个体的NFL水平升高(Ashton et al., 2020)。此外,在超灵敏免疫测定截断型淀粉样前体蛋白(APP ΔC31)、Aβ和总tau/磷酸化tau的进展表明,基于血液的生物标志物筛查是一种识别阿尔茨海默病的实用手段。

 

例如,由于截断型蛋白APP ΔC31是阿尔茨海默病中导致神经元死亡的因素之一,Poksay 等人(2017)使用了Enzo的APP ΔC31 ELISA试剂盒(新商品化的APP ΔC31的定量试剂盒),用于测量患者血浆中的这种蛋白质生物标志物,并测试小分子抑制剂以降低受阿尔茨海默病影响的个体中的APP ΔC31水平。为进一步研究,Enzo对 APP ΔC31 ELISA试剂盒进行了验证,该试剂盒能够以高特异性和大动态范围对细胞裂解物和脑脊液中APP ΔC31进行定量(图1A、B)。这些数据有望成为早期检测和干预的潜在方法。此外,已使用抗体检测到循环磷酸化 Tau 蛋白,如使用[pSer262] Tau 多克隆抗体,可检测在丝氨酸 262 位点磷酸化的 Tau 蛋白,该蛋白是阿尔茨海默病的标志物(Liu et al., 2005)。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基于血液的生物标志物是Aβ42/Aβ40的比率,其可能有助于区分和诊断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数据表明,在阿尔茨海默病阿尔茨海默病前驱期患者中,这一比率要低于健康对照组(Ashton et al., 2020)。


是什么塑造了我们?

图1 

使用APP ΔC31 ELISA试剂盒标准品制作的标准曲线,具有较大的动态范围(A)。重组实验标准品与各种基质之间加标APP ΔC31后的平行性对比(B),表明该试剂盒有着较高特异性和样品回收率。

 

虽然下一代生物标志物(如上述基于血液的生物标志物)开始出现并用于临床,但需要进一步研究以验证当前基于血液的生物标志物,并开发和验证新的生物标志物,以用于早期干预和诊断中。

 


◆Enzo 如何支持下一代生物标志物和神经病学研究的发展?


数十年来,Enzo Life Sciences一直是您重要的科研合作伙伴。Enzo拥有强大的产品线来支持您的神经学研究,让您获得高质量的实验数据以助您研究的一臂之力。Enzo提供多种工具用于研究前沿生物标志物、神经系统疾病和退化。下表为对应各种疾病的Enzo可提供的产品:

疾病

产品名称

检测物质

阿尔兹海默病

24(S)-Hydroxycholesterol ELISA kit

24(S)-羟胆固醇 ELISA试剂盒

24(S)-羟基胆固醇

APP ΔC31 ELISA kit

APP ΔC31 ELISA试剂盒

APP   ΔC31

PROTEOSTAT® Protein Aggregation Assay

PROTEOSTAT® 蛋白聚集分析试剂盒

聚集的淀粉样蛋白β

帕金森病

α-Synuclein (human),   (recombinant)

α-突触核蛋白(人),(重组)

α-突触核蛋白

α-Synuclein (human) monoclonal antibody(15G7)

α-突触核蛋白(人), 单抗(15G7)

亨廷顿氏病

Huntingtin polyclonal antibody

HuN末端ingtin, 多抗

亨廷顿蛋白

ALS(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MITO-ID® Membrane potential detection kit

MITO-ID® 膜电位检测试剂盒

线粒体膜电位

脊髓性肌肉萎缩症

SMN ELISA kit

存活运动神经元酶联免疫试剂盒

生存运动神经元蛋白

◆相关产品


产品编号

产品名称

包装

ADI-900-227-0001

APP ΔC31 ELISA kit

APP ΔC31 ELISA试剂盒

96 wells

ALX-215-001-R100

[pSer262]Tau polyclonal antibody

[pSer262]Tau, 多抗

100 µL

ENZ-ABS214-0500

Tau (human) monoclonal antibody (C3)

Tau (人), 单抗 (C3)

0.5 mL

ENZ-ABS214-1000

1 mL

BML-NA1214-0050

Neurofilament L polyclonal antibody

神经纤毛L, 多抗

50 µL

ADI-900-210-0001

24(S)-Hydroxycholesterol ELISA kit

24(S)-羟胆固醇 ELISA试剂盒

96 wells

ENZ-51023-KP050

PROTEOSTAT® Protein aggregation assay

PROTEOSTAT® 蛋白聚集分析试剂盒

50 tests

ENZ-51023-KP002

2×96 tests

BML-PW0595A-0025

Huntingtin polyclonal antibody

HuN末端ingtin, 多抗

25 µg

BML-PW0595A-0100

100 µg

ENZ-51018-0025

MITO-ID® Membrane   potential detection kit

MITO-ID® 膜电位检测试剂盒(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

25 tests

ENZ-51018-K100

100 tests

ADI-900-209

SMN ELISA kit

存活运动神经元酶联免疫试剂盒

96 wells

ALX-804-258-LC05

α-Synuclein (human) monoclonal antibody (15G7)

α-突触核蛋白 (人), 单抗   (15G7)

0.5 mL

ALX-804-258-L001

1 mL

BML-TA3119-0100

Tau (human) polyclonal antibody (TAUY9)

Tau(人), 多抗(TAUY9)

100 µL

ENZ-ABS216-0100

Tau (human) monoclonal antibody (Tau 12)

Tau (人) 单克隆抗体(Tau 12)

0.1 mL

ENZ-ABS216-0500

0.5 mL

BML-NA1215-0050

Tau (human) monoclonal antibody (Tau 12)

Tau(人), 单抗(Tau 12)

50 µL

※ 本页面产品仅供研究用,研究以外不可使用。